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河南国联矿业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地理位置
|
荥阳市贾峪镇老邢村老王庄村民组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丁总
|
项目名称
|
河南国联矿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项目简介
|
该用人单位始建于2003年,原名为荥阳市贾峪镇兴旺石材有限公司,地处荥阳市贾峪镇老邢村,是一家从事矿山机械、建筑材料销售、石料石材开采、加工和销售的公司。该用人单位于2008年办理了采矿证延续(证号为4101820620026),开采深度为+346.6m~+329.9m,有效期至2012年6月期满。同年9月,为执行荥阳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该用人单位合并了荥阳延召采石场和荥阳大堰石材业有限公司两家石料厂,正式更名为河南国联矿业有限公司,换发了新的采矿证,证号为C4101822010127120097530。至此,用人单位共投资1044.3万元,最终形成了80万吨/年的采矿规模;同时配套建设了破碎系统,达到了4类产品(共计5万吨)的产品规模。
该用人单位2012年9月至今,正常生产,未出现安全及职业卫生事故。其现阶段实际劳动定员为18人,作业工人为12人,其余6人为技术、管理人员和矿区后勤保障人员。用人单位采用间断工作制度,年工作270天,每天工作1个班。
|
项目负责人
|
樊玉江
|
现场调查人员
|
樊玉江、郭向科等
|
调查时间
|
2014年07月26日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丁总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樊玉江、胡明立等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14年07月29 ~8月02日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丁总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通过对该用人单位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选择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包括:粉尘(总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化合物)和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照明、微小气候等。
粉尘:检测9个工种,2个工种超标;共检测13个工作地点,其中颚式破碎机处粉尘超限倍数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毒物:各工种接触氮氧化物、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浓度及工作地点氮氧化物、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短时间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工作地点臭氧短时间浓度符合国家接触限值的要求。
噪声:测量10个工种,5个工种噪声超标。
照度:各测量点天然光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均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要求。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分项结论: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符合要求;建筑卫生学符合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现象,详细内容见上文的检测结果;职业病防护设施符合性评价检查11项内容,1项基本符合,1项不符合;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基本合理,但无法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降至职业接触限值以下,效果不佳。应急救援设施符合要求;职业健康监护中健康体检缺少个别检查项;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均符合要求;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措施不符合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规定,该用人单位属于“非金属矿采选业,1 土砂石开采”,职业病危害严重。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产生的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臭氧、高温、噪声、工频电场等。
建议:
(1)应将加工区的下料及破碎设备密闭布置,并设置洒水降尘设施;
(2)应定期对洒水降尘设施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其能正常运行,并改善颚式破碎机处水雾喷洒水量,确保其起到降尘的效果;
(3)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粉尘、噪声的动态监测;并定期委托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4)在生产区主要产尘、产噪设备或工段(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产品出料口、露采区)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5)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体防护用品(尤其是颚式破碎机操作工的防噪声耳塞)的佩戴管理,严禁不佩戴防护进行作业;
(6)应定期组织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培训,并保存其记录;
(7)应安排专人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整理,存档,确保其完整;
(8)该用人单位多为露天作业,定期组织高温应急救援演练,确保高温季节中暑工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9)严格按照GBZ 188相关要求组织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含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并及时公布体检结果。
|
技术审查专家组
评审意见
|
修改后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