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名称 |
郑州南方沥青砼有限公司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地址 |
新密市白寨镇翟沟村灵子门组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杨五洲 | ||||
项目名称 | 郑州南方沥青砼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 ||||||
项目简介 | 用人单位拥有先进的沥青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及水泥稳定生产设备,采用优质矿山石材作原材料,进行加工、破碎、筛选,根据不能等级道路生产优质的沥青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及水泥稳定碎石;本次评价范围为用人单位现有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以及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 ||||||
项目组人员 | 张尔益、胡潇泊、崔昌 | ||||||
现场调查人员 | 张尔益、胡潇泊 | 调查时间 | 2021.06.25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杨五洲 |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胡潇泊、崔昌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21.7.6~7.7晚上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杨五洲 | ||
现场调查、现场采样、现场检测的图像影像 | ![]() ![]() ![]()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苯、甲苯、二甲苯、萘、噪声、高温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结论:(1)用人单位在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卫生培训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 (2)用人单位巡检工接触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各工作地点短时间接触浓度显示除上料口及皮带短时间总粉尘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余地点均符合;定点噪声测量显示沥青混凝土料场、上料口、皮带、骨料加热(干燥筒)、热骨料仓、搅拌处、沥青泵、除尘器等设备噪声强度超过85dB(A),主要为设备自身运转产生的机械性噪声。 (3)用人单位作业人员接触苯、甲苯、二甲苯、萘浓度、高温强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4)2021年10月26日委托郑州新华医院针对13名作业人员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查结论显示1人需进行复查,但未提供作业人员复查报告;用人单位针对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种类不全。 (5)用人单位设置有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但个别工作地点的有害物质浓度仍然不符合要求。 (6)用人单位为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配备有个体防护用品,但部分作业人员未进行正确佩戴;用人单位未针对接触毒物、噪声的作业人员,配备相适应的个体防护用品; (7)用人单位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未告知职业危害内容;车间醒目位置未设置职业卫生告知卡及警示标识;厂区醒目位置未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 (8)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参加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组织了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相关培训的工作,并做了相关的培训但记录不全; (9)用人单位制定了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配备有应急救援药品,但未提供相关演练记录。 建议:针对本次对用人单位的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检测分析对建设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配备相适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要求车间各工种在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定期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其有效性。 (3)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用人单位应针对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并严格按要求针对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异常人员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复查。 (4)建议用人单位依据《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的规定,持续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等职业卫生档案。并指定专人持续完善职业卫生档案。 (5)用人单位应根据制定职业病危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并保存演练记录。 (6)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主要负责人应进行职业卫生相关培训;用人单位应根据制定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记录留档备查。 (7)用人单位应以劳动合同告知的形式告知作业人员工作过程中接触的职业危害内容;车间醒目应根据所产生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相应的职业卫生告知卡及警示标识;厂区醒目位置应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 (8)用人单位按照下表内容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其中“注意防尘”和“戴防尘口罩”配对使用、“噪声有害”和“戴护耳器”配对使用、“当心有毒气体”和“戴防毒口罩”配对使用。 |
||||||
技术审查专家组 评审意见 |
/ |
郑州南方沥青砼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