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名称
|
高台致远环保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地理位置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信号村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车总
|
项目名称
|
高台致远环保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拌合站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项目简介
|
高台致远环保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原名“高台恒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014年7月18日更名。用人单位为民营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吨,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矿产品、混凝土拌合生产与销售等。
|
项目负责人
|
张现增
|
现场调查人员
|
张现增
|
调查时间
|
2015.05.20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车总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张尓益、刘松柏、潘学良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15.06.03~2015.06.05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车总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粉尘:矽尘;
物理因素:噪声。
危害因素
|
检测点数
|
合格点数
|
检测工种
|
合格工种数
|
总粉尘浓度
|
7
|
0
|
4
|
0
|
噪声
|
7
|
3
|
4
|
4
|
噪声合格指低于85分贝;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结论:
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进行逐项评价,可参照表12-1进行判断。
表12-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分项结论
项目
|
判断
|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
1.总体布局
|
不符合
|
用人单位拌合站缺少“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矽尘告知卡”等标识。
|
2.设备布局
|
符合
|
—
|
3.建筑卫生学
|
符合
|
—
|
4.职业病危害因素
|
不符合
|
拌合站各工种接触粉尘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各工作地点粉尘短时间浓度均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输送皮带机头、输送皮带机尾、拌合机、出料口的噪声强度超过85dB(A)。
|
5.职业病防护设施
|
符合
|
—
|
6.应急救援设施
|
符合
|
—
|
7.职业健康监护
|
不符合
|
用人单位仅组织劳动者进行了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涵盖主要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种,且检测项目不全。
|
8.个人防护用品
|
不符合
|
输送皮带机尾粉尘浓度最大(414.0mg/m3),所配防尘口罩不符合要求。
|
9.辅助用室
|
不符合
|
用人单位休息区无饮水机。
|
10.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符合
|
—
|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不符合
|
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工作、职业卫生警示标识不全、用人单位未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职业卫生档案不健全等。
|
12.职业病危害告知
|
不符合
|
未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警示标识不齐全,缺少“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矽尘告知卡”等标识。
|
13.职业卫生培训
|
符合
|
—
|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符合
|
—
|
15.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
|
未涉及
|
—
|
根据用人单位生产工艺流程、现场职业卫生学的调查,用人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噪声;粉尘:矽尘(10%≤游离SiO2含量≤50%)。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用人单位的分类为“二 制造业”中“(十七)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2 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判定用人单位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
综合分析,认为用人单位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
根据对高台致远环保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拌合站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该项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相关要求,防噪措施基本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但从职业病防护角度考虑:用人单位目前职业病危害现状不符合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议:
针对本次对用人单位的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检测分析,对建设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用人单位拌合站增加“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矽尘告知卡”。
(2)用人单位应增设职业卫生公告栏。
(3)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7号)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完善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的相关规定,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用人单位各工种均需配备N95防尘口罩,巡检工建议配备全面罩。
(5)休息区设饮水机。
(6)用人单位应按照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办法及规程的要求,继续把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日常监测制度的执行力度。
(7)用人单位应给员工进行全面的体检,增加体检项目,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进行,保证每个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都能得到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对用人单位下一阶段应开展的评价或检测工作提出建议。
|
技术审查专家组
评审意见
|
不涉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