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名称
|
巩义市金翔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地理位置
|
巩义市八陵工业区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曹守顶
|
项目名称
|
巩义市金翔冶金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项目简介
|
巩义市金翔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坐落在号称中国耐火材料之乡的巩义市八陵工业区,注册资金15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公司主要产品铝酸钙,年产量2万吨以上,主要用于LF炉、平炉、转炉钢包精炼时脱去钢水中的硫、氧等不纯物,降低钢中的有害元素及杂质的含量,适用于普碳钢、高碳钢、高、低合金钢。
|
项目负责人
|
刘松柏
|
现场调查人员
|
刘松柏、韩静宜
|
调查时间
|
2015.11.3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曹守顶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刘松柏、张尔益、赵昆南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15.11.20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曹守顶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1)粉尘;
(2)二氧化氮;
(3)二氧化硫;
(4)一氧化碳;
(5)噪声;
(6)高温。
危害因素
|
检测点数
|
合格点数
|
检测工种
|
合格工种数
|
粉尘
|
11
|
10
|
4
|
3
|
噪声
|
12
|
6
|
4
|
3
|
高温
|
2
|
2
|
2
|
2
|
噪声合格指低于85分贝;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结论
粉尘: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原料仓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原料加工车间操作工接触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用人单位为员工配发的棉口罩,不具备防尘效果。综合分析认为,用人单位原料加工车间防尘措施不符合要求。
噪声: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原料加工车间上料口、1#球磨机、3#球磨机、1#筛选机、2#筛选机、原料仓处的噪声强度均超过85dB(A);本次共计算4个工种接触噪声的8小时连续等效A声级,其中原料加工车间操作工接触噪声的8小时连续等效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配发个体防噪声设备。综合分析认为,用人单位原料加工车间防噪声措施不符合要求。
高温:本次检测煤气发生炉出渣处、马蹄炉上料处的平均WBGT指数值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因检测时为秋冬季节,检测数据对评价参考意义不大,建议在夏季正常作业期间再进行高温检测。
建议
(1)用人单位应为铲车司机、原料加工车间操作工配备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为煤气发生炉操作工、马蹄炉操作工配备防毒口罩,并定期发放、更换。
(2)用人单位应合理调整原料加工车间操作工作业时间及作业方式,减少其接触粉尘、噪声的时间。
(3)用人单位应加强员工职业卫生培训教育、监督检查工作,以保证各工种能够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4)用人单位应加强车间防尘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与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防护效果。
(5)用人单位应坚持每天按时对工作场所进行打扫,洒水降尘。
(6)用人单位应在车间醒目位置设置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和警示标识。
(7)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7号)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9号)规定,做好职业健康体检工作,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体检内容应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要求进行,发现职业禁忌证者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
技术审查专家组
评审意见
|
不涉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