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名称
|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地理位置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154号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侯蕾
|
项目名称
|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轮式拖拉机核心能力提升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项目简介
|
近年来,大中型农业机械一改“十五”前期逐年萎缩的走向,得到快速回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机、尤其是大型、高端农机发展很快,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也成倍增长。大中型拖拉机产量从2003年的不足6万台上升到2009年的29.6万台。农机市场需求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对于中国农机行业龙头地位的一拖集团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拖集团采取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一代200马力以上的“东方红”高性能、新型大轮拖产品,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为满足农机市场的迫切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拖集团必须具备新型大型轮拖的批量生产能力。
|
项目负责人
|
侯艳红
|
现场调查人员
|
侯艳红等
|
调查时间
|
2016.9.2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侯蕾等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郑朝辉、侯艳红等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16.9.12~2016.9.14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侯蕾等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使用的原辅材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的调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甲醇、丙酮、液化石油气、高温、噪声。
粉尘: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一氧化碳: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一氧化碳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甲醇: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甲醇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丙酮: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丙酮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液化石油气: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液化石油气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高温:本次测量结果显示热处理厂多用炉工和双排炉工接触高温WBGT指数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本次测量时间为9月12日,不属于高温季节,本次测量结果仅供参考。
噪声:本次测量结果显示建设项目热处理厂抛丸工,齿轮厂内圆磨工和车磨工,一装厂立加操作工、铣工和钻工,三装厂换挡试验工接触噪声的8h等效连续A声级强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各工作地点噪声测量结果显示高强度抛丸机、动力换挡试验台噪声强度大于85dB(A),噪声频谱分析显示以500~2kHz中高频噪声为主。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评价结论:
1、建设项目热处理厂抛丸工,齿轮厂内圆磨工和车磨工,一装厂立加操作工、铣工和钻工,三装厂换挡试验工接触噪声的8h等效连续A声级强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2、建设项目可能大量释放或容易聚集有毒气体的工作地点为:热处理厂甲醇丙酮罐区、液化石油气操作间和储存间。建设单位在液化石油气操作间和储存间设置有检测报警装置,但甲醇丙酮罐区未设置检测报警装置。
3、建设项目甲醇丙酮罐区、液化石油气操作间和储存间均安装有轴流风机,但甲醇丙酮罐区的轴流风机未开启使用。
4、建设项目甲醇丙酮罐区未配备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液化石油气操作间和储存间未配备现场急救用品。
5、热处理厂抛丸工工作期间未佩戴降噪耳塞和防尘口罩。
6、建设项目齿轮厂、热处理厂自动校直机和双排炉处、一装厂万能升降台铣床和立式钻床及立式升降台铣床处、三装厂动力换挡试验台处照度不符合国家《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限值要求。
7、建设单位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8、建设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未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分类。
9、建设项目在岗期间体检将接害作业划为噪声作业、粉尘作业、高温作业,作业种类划分不合适,体检项目不全,导致部分接触的甲醇、丙酮、液化石油气的工种未对相应的项目进行体检。
建议:
1、用人单位应为噪声超标岗位配备防噪声耳塞,并加强现场监督管理,确保其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规范作业。
2、建设单位应在甲醇丙酮罐区加装泄漏报警装置。
3、建设单位应在甲醇丙酮罐区配备正压式呼吸器。
4、建设单位应在齿轮厂新增设备、热处理厂自动校直机和双排炉处、一装厂万能升降台铣床和立式钻床及立式升降台铣床处、三装厂动力换挡试验台处增加照明灯具。
5、建设单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6、工作期间开启甲醇丙酮罐区的轴流风机,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
7、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规定,将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分为:(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8、用人单位根据工种或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划分接害作业,并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规定确定职业健康体检项目。
|
技术审查专家组
评审意见
|
修改后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