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地理位置
|
本工程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三板湖村宜都兴发生态工业园区的西南角。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萧治国
|
项目名称
|
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磷酸精制萃余酸综合利用项目(锅炉部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项目简介
|
项目规模
磷酸精制萃余酸综合利用项目生产过程中需要35t/h、0.5MPa、165℃低压饱和蒸汽,本工程新建三台链条燃煤锅炉(二开一备)。锅炉额定蒸发量30t/h,额定蒸汽压力1.25MPa、蒸汽出口温度194℃。
投资额
建设项目总投资2560万元,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为455万元。
主要工程内容
(1)生产装置:三台链条燃煤锅炉采用二开一备的运行方式,除自用蒸汽外,为10万吨/年工业铵盐生产装置提供低压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30t/h,额定蒸汽压力1.25MPa、蒸汽出口温度194℃。
(2)公用工程:包括为三台链条燃煤锅炉生产配套的燃煤贮运系统、软水处理系统、给排水消防系统、供电、供气、通风、脱硫系统等公用设施。
|
项目负责人
|
高魏峰
|
现场调查人员
|
高魏峰
|
调查时间
|
2016.08.10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萧治国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吴彦明、高魏峰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16.08.19—2016.08.21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萧治国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粉尘(矽尘、煤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噪声、工频电场。
总粉尘浓度:结果分析:总粉尘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建设单位输煤操作工、锅炉水处理巡检工、锅炉巡检工接触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地点粉尘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除尘脱硫巡检工接触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仓泵处粉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呼吸性粉尘:超标原因分析:除灰渣系统采用压缩空气吹灰,仓泵与管道连接处密封不严,导致吹灰时飞灰逸散到管道外面。石灰石浆液泵处的粉尘浓度高达13.8mg/m3,其为石灰石粉尘,定点不超标,但除尘脱硫巡检工既接触石灰石粉尘,又接触矽尘,个体粉尘定性为矽尘,导致除尘脱硫巡检工接触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结果分析: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建设单位输煤操作工、锅炉巡检工、除尘脱硫巡检工接触呼吸性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地点粉尘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二氧化氮:结果分析: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锅炉巡检工接触二氧化氮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二氧化硫:结果分析: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锅炉巡检工、除尘脱硫巡检工接触二氧化硫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硫酸:结果分析: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除尘脱硫巡检工接触硫酸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各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一氧化碳:结果分析:本次检测结果显示煤斗、低压链条燃煤锅炉处一氧化碳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二氧化碳:结果分析:本次检测结果显示低压链条燃煤锅炉处二氧化碳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噪声:结果分析:本次测量结果显示燃料煤贮运系统、汽水系统、燃烧系统、除灰渣系统、烟气脱硫系统各工种接触噪声的8h等效连续A声级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各工作地点噪声测量结果显示振动给料机、真空泵噪声强度大于85dB(A),噪声频谱分析显示以500Hz~2kHz中高频噪声为主。
工频电场:结果分析:本次测量结果显示各测量点工频电场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高温:结果分析:本次测量结果显示检测期间锅炉水处理巡检工、锅炉巡检工、除尘脱硫巡检工接触高温的WBGT指数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结论:通过研读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在对建设项目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后,建设单位积极整改,整改后,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正常运行和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暴露水平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符合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条件。
建议:①建设单位应检查仓泵管道是否有漏洞,如有漏洞,及时修补;建设单位应检查管道连接处密封垫是否完好,如有破旧老化,及时更换新的密封垫。
②建设单位应在厂区或车间显著场所设置公告栏,如输灰控制室北面的宣传栏。公告栏内容: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③建设单位应在车间区域显著位置完善警示标识的种类,增加警示标识的数量(如在低压链条锅炉处设置高温警示标识);在车间区域显著位置设置职业危害告知卡(如在振动给料机、灰库处设置粉尘职业危害告知卡;在低压链条锅炉处设置高温职业危害告知卡)。
④用人单位应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加强教育培训,增强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按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健康奖惩制度,明确规定未穿戴好防护用品或将防护用品丢失,应对具体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批评和处罚。
⑤建设单位应组织新进员工在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院进行岗前体检。
⑥建设单位应在下次职业健康体检中为噪声作业人员增加纯音气导听阈测试项目,为高温作业人员增加血糖检测项目。
|
技术审查专家组
评审意见
|
修改后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