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名称
|
龙岩金亿矿业有限公司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
地理位置
|
建设项目矿区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城区58°方向直距约26km处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陈德明
|
项目名称
|
龙岩金亿矿业有限公司苏坂和目石灰石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项目简介
|
建设单位成立于2000年6月27日,是一家烧制石灰的企业,同时还兼有一座石灰石矿点,该矿点只进行小规模规范化的露天石灰石矿开采,所采矿石主要供应本石灰厂用于烧制石灰,小部分外售附近水泥厂用于烧制水泥,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和目村石灰厂石灰石矿为已建矿山,经济类型属股份合作制企业,投资额为150万元。2006年4月,该石灰厂对其石灰石矿点往北部、南部扩界开采。该矿点内石灰石矿分为南矿段和北矿段,南矿段仍采用露天开采,北矿段+435m以上部分为露天开采,+435~+400之间设计一个中段进行地下开采,开采规模为年产12万吨石灰石矿。现根据矿体赋存情况,该矿点全部转为地下硐采。
|
项目负责人
|
侯艳红
|
现场调查人员
|
侯艳红、郑朝晖
|
调查时间
|
2016.11.1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陈德明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侯艳红、郑朝晖、张辉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16年11月13日~11月15日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陈德明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建设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噪声、工频电场。
检测结果:作业人员接触粉尘、有毒物质、工频电场不超标,凿岩工接触噪声的8h等效连续A声级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结论:
(1)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第73号)的判定,建设项目所属行业为“一 采矿业(五)非金属矿采选业”中的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2)通过研读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在对建设项目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后,建设单位积极整改,整改后,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正常运行和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暴露水平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符合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条件。
建议:
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
在凿岩过程中,注意监测粉尘浓度,必要时采用湿式作业,进行喷水降尘。
爆破后及时通风,严格控制作业人员进入现场的时间和时机,若粉尘和毒物浓度较高时,禁止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作业。
对驾驶室的门窗经常检查维护,减少扩散至驾驶室内的粉尘浓度,督促驾驶员关好门窗,防止驾驶室外粉尘扩散至驾驶室内。
建立驾驶室内卫生清理工作制度,及时清理车间和驾驶室内积尘,防止二次扬尘。
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工作时间,降低作业人员接触粉尘和噪声的时间和频次。
加强职业病危害的宣传、教育、培训,并加强日常监管,要求作业人员进入工作现场时必须正确佩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定期检查凿岩机润滑装置,加润滑油以减少机器的磨损,避免动力管破损漏气,产生噪音;
和凿岩机等振动强烈的设备连接,选用胶管等柔性连接材料;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上岗时佩戴防护耳罩或耳塞;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和《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的要求加强硐室和主巷道的照度。
设置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浓度,并及时公布检测数据,确保日常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个体防护
建设单位按照制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为作业人员按时按量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保证作业人员进入工作现场时必须正确佩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辅助用室
建设单位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在办公区设置浴室,并根据当班人数设置淋浴器数量。
职业卫生管理
建设单位应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基础管理,组织联系相关的职业健康体检以及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工作,负责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完善和保管,监督、检查各部门的落实情况等工作。
建设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建议用人单位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第111号)等要求,完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告知卡和公告栏,用人单位平硐内警示标识使用荧光材料制作,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见表。
序号
|
工作场所
|
设置的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公告栏
|
1
|
平硐入口
|
注意防尘、必须戴防尘口罩、噪声有害、必须戴护耳器、当心有毒气体、注意通风;粉尘、一氧化碳、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
2
|
掘进工作面
|
注意防尘、必须戴防尘口罩、噪声有害、必须戴护耳器、当心有毒气体、注意通风;粉尘、一氧化碳、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
3
|
空压机旁
|
噪声有害、必须戴护耳器
|
4
|
办公区显著位置
|
公告栏(公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
|
5
|
生产区显著位置
|
公告栏(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