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濮阳市特睿邦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地理位置 | 濮阳市黄河路东段清河路与纬八路交叉口濮阳工业园区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陈涛 | ||||
项目名称 | 濮阳市特睿邦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项目简介 | 濮阳特睿邦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20日,注册地位于濮阳市黄河路东段清河路与纬八路交叉口濮阳工业园区,法定代表人为胡新杰。主要生产石油专用设备、石油钻采设备等。 | ||||||
项目组人员 | 孟丹丹、吴洋楠、邵锴、蔡晓东等 | ||||||
现场调查人员 | 吴洋楠、邵锴 | 调查时间 | 2021.3.10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陈涛 |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邵锴、蔡晓东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21.3.17- 2021.3.19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员 | 陈涛 | ||
现场调查、现场采样、现场检测的图像影像 | ![]() ![]()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类(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臭氧、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物理因素(紫外辐射、噪声)、X射线。 粉尘: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粉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接触限值要求,除生产车间1焊机处外,其余工作场所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限值要求。 毒物:本次测量及计算结果显示锅炉工接触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苯系物、乙酸乙酯、乙酸丁酯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作业地点短时间接触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本次检测及计算结果显示生产车间1焊工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生产车间1焊机处短时间接触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噪声:此次测量结果显示,各工种接触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测量结果显示生产车间2抛丸机噪声强度超过85dB(A),噪声频谱分析显示其主频率主要分布在250Hz~1kHz之间,属于中高频噪声,易引起听力损伤。 超标原因:本次测量结果显示,测量工种面罩内眼面部紫外辐射强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X射线:符合。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判定,用人单位所属行业为“二十二 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主要建议:①在焊接作业进行焊接容器内部时,应加强容器内部的通风,及时对容器内进行通风换气,防止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大量聚集,作业人员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避免长时间作业。 ②合理安排各岗位作业人员工作时间,以降低作业人员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机会,定期对各类防护设施进行保养维护,确保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行。 ③设置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浓度,并及时公布检测数据,确保日常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做好员工上岗前、岗中、离岗的职业健康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岗位。 为作业人员配发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员工按要求佩戴。 完善警示标示,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非评报告 |
濮阳市特睿邦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发布日期:2021-05-18 浏览量: